本帖最后由 小軟熊 于 2016-12-2 16:51 編輯
3D打印在醫(yī)療生物應用方面的發(fā)展可謂是”坐上了飛機一樣“據悉,近日,濱醫(yī)附院神經外科為一名面肌痙攣患者成功實施3D打印技術指導下微血管減壓手術。這標志著3D打印技術在功能疾病亞專業(yè)發(fā)展又上了一個新的臺階。
6100160ff9887a2c749fa8e07693a12e.jpg (47.12 KB, 下載次數: 124)
下載附件
2016-12-2 12:03 上傳
63歲女性患者因右側面部不自主抽動三年,加重七個月入院,顱腦磁共振體層成像腦血管顯影術(MRTA)顯示,右側面神經出腦干部位有血管壓迫神經導致面肌痙攣。以李澤福教授為首的神經外科功能組團隊,利用國際先進3D打印技術重建了該部位神經與血管的關系,并順利指導實施了微創(chuàng)手術治療,患者術后恢復良好,面部抽動癥狀完全消失。
b41e1aab0cf1a2cb0b4c3b62493c3770.jpg (37.4 KB, 下載次數: 118)
下載附件
2016-12-2 12:03 上傳
面肌痙攣,又稱面肌抽搐。為一種半側面部不自主抽搐的病癥,抽搐呈陣發(fā)性且不規(guī)則,程度不等,可因疲倦、精神緊張及自主運動等而加重,患者多痛苦不堪。其原因是在顱內面神經出腦干區(qū)有走形異常的血管,絕大多數為動脈,對面神經造成壓迫。面肌痙攣的內科治療包括口服藥物或局部肉毒素注射等,但這些治療可能無效,或是暫時有效,治療結束后極易復發(fā)。
QQ截圖20161202115300.png (738.92 KB, 下載次數: 135)
下載附件
2016-12-2 12:04 上傳
QQ截圖20161202115311.png (584.6 KB, 下載次數: 150)
下載附件
2016-12-2 12:04 上傳
目前根據國內外專家共識,面肌痙攣首選治療方式為面神經微創(chuàng)血管減壓術(MVD),這是最有效,且唯一可能根治的治療手段。微創(chuàng)手術可以明確具體壓迫神經的血管,應用人工材料滌綸墊棉,墊入壓迫神經的血管與腦干之間,讓壓迫神經的血管遠離面神經,從而消除其對神經的刺激,達到面部抽搐停止的手術目的。醫(yī)用3D打印技術可根據患者個性化特點和臨床要求,快速、精準的打印病灶模型,術前明確壓迫神經血管的位置關系,真正的實現個體化精準治療。
QQ截圖20161202115320.png (743.28 KB, 下載次數: 155)
下載附件
2016-12-2 12:04 上傳
QQ截圖20161202115330.png (545.4 KB, 下載次數: 165)
下載附件
2016-12-2 12:04 上傳
南極熊認為,這次成功對面肌痙攣患者實施3D打印指導下微創(chuàng)手術,標志著3D打印技術及功能神經外科疾病治療方面已相當成熟。
南極熊,3D打印專業(yè)媒體平臺。點擊進入網址http://m.lhkhtyz.com/
來源:大眾網
延伸閱讀:
3D打印,讓腫瘤患者“看明白”手術怎么做
3D打印進了手術室,監(jiān)管還在門外
|
上一篇:3D打印,讓腫瘤患者“看明白”手術怎么做下一篇:南極熊回答上交所,3D打印生物血管到底怎么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