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破爛的三輪自行車,是臺灣人熟悉的街頭風景。去年底開始,臺北街頭出現一部“升級版”的收破爛自行車,它依然回收民眾不要的塑料瓶、塑膠袋,卻可在半小時內,把廢料變成最先進、時尚的3D打印產品。
“我們想用民眾最熟悉、親近的方式,推廣3D打。 盡obile Fab計劃主持人之一闞凱宇表示。據天工社了解,這部自行車名為“Mobile Fab(移動工廠)”,小小一部車,放了電腦、塑料攪碎機、抽絲機與3D打印機,宛如一座可移動的小型工廠。
民眾只要帶來回收塑膠品如塑料瓶、塑膠袋、手搖杯,交給騎單車的回收員。他們在現場將其剪碎,放入塑料攪碎機、抽絲機,將廢料轉成3D打印材料。這些材料放入3D打印機,啟動電腦上的預設程序,材料慢慢滴下、透過層層堆積形成立體實物,最后“打印”出一枚白色徽章,整個過程只要半小時。
闞凱宇說,該計劃由臺北市文化局贊助,徽章也是“2016世界設計之都”的紀念物。下一步計劃推出貨車版Mobile Fab。
闞凱宇畢業(yè)于交通大學建筑研究所。他和三位志同道合的朋友合作創(chuàng)立Fabraft Desgin Lab,專攻數字互動科技與3D打印。
3D打印簡化工業(yè)時代制作產品的流程、數量,將徹底改變所有產業(yè)的結構!暗S多民眾還不清楚3D打印是怎么一回事!”闞凱宇表示,工作團隊先研究如何把塑膠廢料改成3D打印材料,再改裝自行車與3D打印機,把臺北街頭最常見的自行車,變身為融合環(huán)保與推廣新科技的萬能車。迄今已累積數百名“試用者”。
闞凱宇說,過去回收廢料再利用,回收、重制都有專門工廠,費時耗力;3D打印卻可以把這些流程統(tǒng)整于一處、大大縮短制作時間。據天工社了解,他們打造Mobile Fab自行車,便是希望讓普羅大眾明白3D打印的便利,從而改變臺灣整體設計產業(yè)的思維。
有圖有真相,下面就讓我們看看臺灣街頭這道特殊的風景:
平時是臺普通自行車(哪里普通。浚┐┧笥谂_北巷弄民居中:
1.jpg (51.04 KB, 下載次數: 66)
下載附件
2014-3-5 20:09 上傳
底下是Mobile Fab 的原型圖:
2.jpg (40.06 KB, 下載次數: 73)
下載附件
2014-3-5 20:09 上傳
自行車前面的手推車是這樣焊上去的,太酷啦:
3.jpg (66.2 KB, 下載次數: 68)
下載附件
2014-3-5 20:09 上傳
自行車下方的3D 打印機是闞凱宇他們自己組裝的,你看到的黑色零件,也都是3D打印出來的:
4.jpg (58.89 KB, 下載次數: 80)
下載附件
2014-3-5 20:09 上傳
下圖是攪碎機,只要把塑料瓶剪成片狀放在上面,用手自助轉動攪碎器,就能把塑料片“咔吱咔吱”攪碎:
5.jpg (33.77 KB, 下載次數: 77)
下載附件
2014-3-5 20:09 上傳
一直攪,攪到塑料瓶變成粉末狀為止:
6.jpg (27.09 KB, 下載次數: 67)
下載附件
2014-3-5 20:09 上傳
塑料粉末經過高溫,就會從擠出機變成3D 耗材了。底下這小徽章就是3D 打印的成品,大概只要半小時就能印好:
7.jpg (26.82 KB, 下載次數: 63)
下載附件
2014-3-5 20:09 上傳
(來源于天工社)
|
上一篇:日本加大力度投入3D打印機國家項目,提升精度與速度下一篇:3D打印機發(fā)明人入選美國發(fā)明家名人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