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冰墩熊 于 2025-5-21 11:54 編輯
2025年5月21日,南極熊獲悉,根據IDTechEx的最新報告《金屬增材制造2025-2035:技術、參與者和市場展望》顯示,金屬增材制造的市場價值預計在2035年將達到130億美元(約合937億人民幣),未來十年將增長近兩倍。報告詳細闡述了金屬增材制造如何從原型設計和模具制造轉向航空航天、汽車和通用制造等領域的最終用途生產。
微信圖片編輯_20250521104828.jpg (237.47 KB, 下載次數: 36)
下載附件
2025-5-21 11:06 上傳
IDTechEx是一家自1999年以來專注于新興技術的獨立研究公司。它確定了目前影響金屬3D打印市場的三大關鍵趨勢:激光粉末床熔合(LPBF)的主導地位、中國區(qū)域的加速發(fā)展以及關稅政策驅動的經濟不確定性。
激光粉末床熔合技術憑借多功能性和成熟度,保持了在金屬3D打印領域的市場領先地位。LPBF使用激光將金屬粉末逐層熔合到零件中,是商業(yè)上最成熟的金屬3D打印方法。它擁有豐富的設備制造商和工業(yè)用戶運營經驗。
盡管人們對金屬粘合劑噴射(MBJ)和金屬聚合物長絲擠出(MPFE)等替代技術的興趣日益濃厚,但LPBF在收入和應用方面仍然占據主導地位。MBJ和MPFE因簡化的工作流程和潛在的成本優(yōu)勢,曾有望挑戰(zhàn)LPBF。然而,IDTechEx報告指出,最終用戶仍在努力克服這些新方法的技術和經濟限制。例如,MBJ受限于燒結工藝,僅適用于特定幾何形狀和尺寸的零件;而MPFE則因材料和強度限制,通常僅限于原型制作、夾具和固定裝置。
LPBF的優(yōu)勢在于能夠擴展到廣泛的應用領域。根據機器配置(如構建體積或激光器數量),LPBF系統(tǒng)可用于生產從小型注塑模具到大型航空航天部件的各種產品。這些廣泛的應用案例鞏固了LPBF在金屬增材制造領域的領先地位。
微信圖片編輯_20250521110551.jpg (173.87 KB, 下載次數: 33)
下載附件
2025-5-21 11:06 上傳
△2024年全球金屬增材制造安裝基數按工藝細分
中國國內增長重新定義全球市場份額
得益于國內生態(tài)系統(tǒng)對具有成本競爭力的本土制造商的青睞,中國的金屬增材制造行業(yè)正在迅速擴張。過去十年,鉑力特、漢邦科技和易加三維等公司顯著提升了市場份額,為航空航天、汽車等行業(yè)的中國企業(yè)提供了產品。
這些制造商并沒有過度依賴出口,卻實現了增長。盡管最近幾年,國際上對中國金屬3D打印的關注度仍然較低,但中國市場的需求使得像鉑力特這樣的公司能夠持續(xù)擴張。兩位數的年增長率使得其中一些公司在歐洲和北美開設了辦事處,并建立了新的分銷合作伙伴關系和服務網絡。
價格仍然是一個關鍵賣點。金屬3D打印系統(tǒng)需要高昂的前期投資,而中國制造機器的價格優(yōu)勢是國際客戶評估供應商的重要因素。然而,IDTechEx指出,貿易緊張局勢的升級和新關稅的出臺可能會使中國企業(yè)的海外擴張計劃變得更加復雜。即便如此,中國國內市場的規(guī)模預計將支撐該地區(qū)的持續(xù)發(fā)展。
微信圖片編輯_20250521110627.jpg (1.07 MB, 下載次數: 36)
下載附件
2025-5-21 11:06 上傳
關稅政策帶來的影響復雜多變
特朗普政府的關稅大棒旨在促進美國國內制造業(yè)的發(fā)展,但對金屬增材制造行業(yè)產生了復雜的影響。一方面,關稅促使美國資本對回流和本地生產重新燃起興趣。這種轉變可能有利于金屬3D打印技術,因為它能夠實現分散制造和快速交付周期。
然而,圍繞關稅的不確定性已引發(fā)多個行業(yè)的資本支出回落。企業(yè)正在推遲對新制造設施的投資,許多企業(yè)正在縮減研發(fā)預算。這些變化影響了企業(yè)采用金屬3D打印等新興生產技術的意愿,尤其是在需要大量前期驗證和認證的應用領域。
IDTechEx的報告指出,2024年下半年,由于經濟不確定性,金屬增材制造的增長放緩。報告指出,這一趨勢可能會持續(xù),具體取決于2025年貿易和產業(yè)政策的演變。
微信圖片編輯_20250521110559.jpg (197.75 KB, 下載次數: 30)
下載附件
2025-5-21 11:06 上傳
△IDTechEx預測,金屬增材制造硬件和材料市場預計將在2025年至2035年期間增長,復合年增長率為10.4%
按技術和材料類別劃分的市場預測
總的來說,該報告對2035年之前的金屬增材制造硬件、材料及安裝基數的增長進行了詳細預測。預測細分為十種金屬打印工藝和九類金屬材料,為市場動態(tài)提供了深入洞察。預測數據還補充了每種技術的比較基準和應用案例研究。
隨著金屬增材制造技術向量產規(guī)模應用的轉變,材料需求預計也將增長。報告強調,對于粉末均勻性、工藝穩(wěn)定性和可重復的零件質量的要求日益提高,這些因素對于航空航天和其它嚴格監(jiān)管領域的認證至關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