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館存在的目的,就是收藏各種珍貴的或有歷史價值的物品供社會大眾欣賞。然而,出于安全性的考慮,這些藏品經常會放置在玻璃柜后面,或者一般游客接觸不到的地方。對于參觀者而言,這種展示效果比看照片多點有限。因此,許多博物館一直在尋找可靠的技術來幫助參觀者更加接近他們的藏品。
1.png (145.69 KB, 下載次數: 90)
下載附件
博物館使用3D打印為參觀者帶來全新體驗
2014-7-15 13:43 上傳
荷蘭設計師Maaike Roozenburg希望通過3D打印技術為這一問題找到永久的解決方案。Roozenburg的想法是使用3D掃描和3D打印精確復制珍貴文物,然后再為其增加一層增強現實( augmented reality )信息。 她稱這一方案為“智能副本(smart replicas)!逼渲械脑鰪姮F實信息包含了陳列對象的所有信息,可以通過智能手機或平板電腦訪問,使游客能夠更好地了解每一件藏品。 她解釋說:
“我想大多數人都會同意,參觀博物館時,看到那些陳列在玻璃盒子里的茶杯很無聊。這些器具本來制作出來就是要使用的,它們本來就與人類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但這種在博物館里陳列的形式,使它們失去了靈魂!
當Roozenburg決定為這些產品創(chuàng)建副本時,她首先接觸到了 Harold E. Henkes,這個人是荷蘭最大的玻璃文物收藏者。 他贊成這個想法,但他的所有收藏品都被安置在Boijmans van Beuningen.博物館。Roozenburg的下一個任務就是要說服博物館讓她掃描這些易損的藏品。
2.png (134.1 KB, 下載次數: 85)
下載附件
博物館使用3D打印為參觀者帶來全新體驗
2014-7-15 13:44 上傳
“我花了半年時間去說服博物館這是安全的。為了讓他們放心,我還不得不購買了保險。所以當真正開始進行掃描時,我還有點緊張。”
Roozenburg與荷蘭德爾夫特理工大學(TU Delf)的計算機輔助工程結助理教授Jouke Verlinden一起開發(fā)了個為這些藏品進行掃描和建模的系統(tǒng)。據了解,他們使用了一種斷層掃描設備,把藏品送進設備內部接受掃描。藏品的斷層掃描圖像數據被用于創(chuàng)建可打印的3D模型。然后用3D打印出來的模型制成模具,最后在用這些模具制成藏品的復制品。一開始他們復制了7個古董杯子。
3.png (165.29 KB, 下載次數: 75)
下載附件
博物館使用3D打印為參觀者帶來全新體驗
2014-7-15 13:43 上傳
當這些復制品完成后,下一步就是將其作為博物館陳列品的一部分向公眾開放。Roozenburg和博物館的工作人員這些可以拿起來仔細審視研究的復制品能夠加深展品對象與博物館參觀者的聯(lián)系。由于博物館傳統(tǒng)的展覽方式根深蒂固,參觀者也習慣了這種方式,因此這種增強互動的方式的推廣可能比較有挑戰(zhàn)性,然而隨著這類展示方式越來越普遍,博物館將會給更多的參觀者帶來更加豐富的體驗。
不過像博物館這樣的文化機構很少會有足夠的資金或相應的設施去研發(fā)和推廣此類系統(tǒng)。 如今Roozenburg已經轉向一個專門從事信息架構的創(chuàng)新機構 LikeFriends,與其在使用增強現實技術改善使用界面方面進行協(xié)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