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數男生從小都會對機器人有種特殊的好感與好奇,它是否會成為好友、是否會像人類一樣聰明,未來是否會超越人類?如今,作為重要機器人概念弘揚者的好萊塢影片中,機器人的形象已從原來單調的“板磚形象”開始接近于人類,包括在聲音處理、動作模仿甚至是皮膚塑造上。據創(chuàng)客聯(lián)盟小編了解,由于3D打印技術不斷成熟與發(fā)展,我們距離機器人時代越來越近了。
未來的機器人會是什么樣能做什么?通往未來之路又該具備哪些條件?近日百度百家舉辦的《The Big talk》論壇為這些答案做了部分解答,來自百度副總裁王海峰、康奈爾大學創(chuàng)意機器人實驗室主任胡迪.利普森(Hod Lipson)和MIT電腦與人工智能中心主任丹妮拉.魯斯(Daniela Rus)帶來了最前沿的思考成果。
王海峰從百度目前在人工智能領域的研究,分析了機器人要像人類一樣思考必然會經過理解語言、知識掌握與運用、對人情感把握的三個階段。胡迪.利普森介紹了3D打印對機器人帶來的促進影響。丹妮拉.魯斯則暢想了如何進一步研發(fā)更先進的機器人。
從三位分享中有一個一致的觀點是,隨著技術不斷進步,機器人越來越智能化,這不僅表現(xiàn)在計算能力,還包括在生產方式上,機器人也可以自我進化、自我生產、自我修復,進而使得人類走向機器人時代。
盡管圍繞著機器人是否可控、是否會超越人類這些話題目前沒有定論,但這并不妨礙人類超這方向的邁進步伐。
如果非要給機器人時代做劃分的話,目前還屬于初始階段。在影響后續(xù)演進過程中,除了最為核心的編程模式外,制造工藝的障礙也是很重要的一方面。在過去100多年工業(yè)革命進程中,幾乎全部的產品都是工廠單一模式下生產出來,在今后機器人需求多樣化、個性化和復雜性背景下,原有的生產方式顯得有心無力,即便可以批量生產,成本也極為高昂。
制造方面的困擾或許在3D打印迅猛發(fā)展的情況下迎刃而解,而胡迪.利普森教授就是該理論的堅定支持者,他的興趣便是將3D打印與人工智能相結合。
在他看來,3D打印不僅有一次成型、批量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精確的重復等優(yōu)點外,打印的不僅僅是電池、電線,還可以是微處理器,甚至是算法,從這個角度上進一步延伸,3D打印機可以直接打印出“機器人”。他以活細胞進行打印出來的膝蓋為例,相信在三年的時間內可以看到生物打印的臨床應用。
也就是說,3D打印開始使得部分機器人的生產進程加速了,而不再單純依靠原來的工廠式規(guī);a。想象一下,在接下來幾年里,如果你擁有了一臺3D打印機并獲得某套程序和原料,在家也可以制作出一個機器人。到那時,人類進入機器人時代的步伐將真正加快。
|
上一篇:浪漫七夕,專屬定制下一篇:3D打印服務優(yōu)惠多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