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打印控制技術分析
本文作者:黃奕,1993年12月29日出生的天才少年,中科大少年班,現(xiàn)在經(jīng)常往返中科大、港科大、西安交大交流學習。
1.jpg (139.04 KB, 下載次數(shù): 484)
下載附件
3D打印控制技術分析
2014-9-9 22:16 上傳
黃奕,左二
寫在前頭:
經(jīng)常逛南極熊,看看行業(yè)最新資訊,但是很少在南極熊發(fā)帖,發(fā)帖比較麻煩,發(fā)高質量的貼子更麻煩。暑假干活太多,包括總結3D打印機的控制技術,對marlin固件進行研究高度概括總結了500多頁的ppt。按照一個同學說的如果要講課夠講一學期了。昨天中秋節(jié)在家閑著也是閑著就寫了一篇。希望大家不懂的可以學會,水平高的專家可以指正錯誤,大家一同進步。
一、簡介——以reprap為例說明3D打印機的自我復制能力
我們做設計的追求的最高理想就是設計出能夠自動設計機器的機器,能夠制造出自動制造機器的機器。機床被譽為機器之母,它使我們向能夠制造機器的機器邁出了巨大的一步,但是對于自我復制,自己制造自己還難以勝任,快速成型技術彌補了這個缺陷。自3D打印技術的發(fā)明以來,眾多愛好者進行過很多“自我復制”的實驗,做得最好的無疑是reprap。是reprap讓3D打印機從幾萬十幾萬美元一臺,變成現(xiàn)在的一千至幾千美元一臺,這讓許多DIY愛好者能夠很方便的打印一些強度不大的非標準件用于各類DIY物品制備。
1.jpg (16.96 KB, 下載次數(shù): 433)
下載附件
3D打印控制技術分析
2014-9-9 15:27 上傳
2005年,RepRap項目在英國巴斯大學由機械工程高級講師Adrian Bowyer博士創(chuàng)建。(這是3D打印技術歷史上的一件大事,各位同學可以想想自己當時在干嘛)。reprap具有一定程度的自我復制能力,能夠打印出大部分其自身(塑料)組件(部分自己制造自己)。
第一代的reprap Darwin
Reprap制造的第一個部件,用來制造一個Reprap。
3.jpg (26.33 KB, 下載次數(shù): 434)
下載附件
3D打印控制技術分析
2014-9-9 16:23 上傳
右邊機器所有的塑料部件,都是被左邊機器生產的。
4.jpg (107.04 KB, 下載次數(shù): 418)
下載附件
3D打印控制技術分析
2014-9-9 16:24 上傳
這種原型機從軟件到硬件各種數(shù)據(jù)都是免費和開源的,都在自由軟件協(xié)議GNU通用公共許可證GPL之下發(fā)布,現(xiàn)在的reprap家族——看圖:
5.jpg (158.96 KB, 下載次數(shù): 440)
下載附件
3D打印控制技術分析
2014-9-9 16:24 上傳
二、3D打印原理及流程簡述
1、打印原理 : 熔融沉積式(fused deposition modeling,F(xiàn)DM)
6.jpg (23.21 KB, 下載次數(shù): 434)
下載附件
3D打印控制技術分析
2014-9-9 16:25 上傳
2、3D打印機工作流程
7.jpg (58.01 KB, 下載次數(shù): 434)
下載附件
3D打印控制技術分析
2014-9-9 16:25 上傳
8.jpg (64.38 KB, 下載次數(shù): 436)
下載附件
3D打印控制技術分析
2014-9-9 16:26 上傳
三、3D打印固件簡介
1、3D打印控制器
9.jpg (94.26 KB, 下載次數(shù): 445)
下載附件
3D打印控制技術分析
2014-9-9 16:27 上傳
這是RAMPS1.4很常用很簡單的盾板,接口也比較多,SLA也可以用,但是要燒錄α固件,做SLS也可以,X軸接X軸, Y軸接Y軸, E1 E2接活塞。
2、機械軸
(1)直角坐標型:XYZ軸互為直角,XY軸通常是由同步帶接步進電機來定位的,Z軸則是由絲桿控制的。
10.jpg (64.12 KB, 下載次數(shù): 443)
下載附件
3D打印控制技術分析
2014-9-9 16:29 上傳
(2)三角爪型:其數(shù)學原理跟直角坐標型一樣,笛卡爾坐標系原理。只是將XY軸通過三角函數(shù)來映射到三個爪的位置上。
21.jpg (67.69 KB, 下載次數(shù): 448)
下載附件
3D打印控制技術分析
2014-9-9 16:30 上傳
3、開源3D打印機控制軟件
(1)部分軟件列表
11.jpg (69.25 KB, 下載次數(shù): 435)
下載附件
3D打印控制技術分析
2014-9-9 16:31 上傳
(2)軟件架構
12.jpg (41.86 KB, 下載次數(shù): 433)
下載附件
3D打印控制技術分析
2014-9-9 16:31 上傳
(3)G Code 解譯
將G Code轉換成3D Printer的內部控制命令
EX :
G01 X10 Y15.5 F2000
13.jpg (7.73 KB, 下載次數(shù): 442)
下載附件
3D打印控制技術分析
2014-9-9 16:32 上傳
M109 S180
加熱到180度才執(zhí)行下一行G Code
G Code Interpretation on Sprinter/Marlin
14.jpg (30.25 KB, 下載次數(shù): 420)
下載附件
3D打印控制技術分析
2014-9-9 16:32 上傳
15.jpg (15.03 KB, 下載次數(shù): 447)
下載附件
3D打印控制技術分析
2014-9-9 16:33 上傳
Source Code
16.jpg (40.66 KB, 下載次數(shù): 465)
下載附件
3D打印控制技術分析
2014-9-9 16:38 上傳
17.jpg (65.76 KB, 下載次數(shù): 395)
下載附件
3D打印控制技術分析
2014-9-9 16:38 上傳
18.jpg (40.9 KB, 下載次數(shù): 437)
下載附件
3D打印控制技術分析
2014-9-9 16:39 上傳
19.jpg (37.54 KB, 下載次數(shù): 422)
下載附件
3D打印控制技術分析
2014-9-9 16:39 上傳
20.jpg (61.27 KB, 下載次數(shù): 449)
下載附件
3D打印控制技術分析
2014-9-9 16:39 上傳
(4)字符串解析
G Code, M Code, other…
軌跡規(guī)劃
溫度設定
系統(tǒng)參數(shù)的設定
delta結構軌跡
21.jpg (67.69 KB, 下載次數(shù): 462)
下載附件
3D打印控制技術分析
2014-9-9 16:40 上傳
22.jpg (52.04 KB, 下載次數(shù): 422)
下載附件
3D打印控制技術分析
2014-9-9 16:41 上傳
梯形加減速控制
使用步進電機時,通常會以梯形加減速或是 S 型加減速
23.jpg (41.67 KB, 下載次數(shù): 419)
下載附件
3D打印控制技術分析
2014-9-9 16:43 上傳
Marlin 是使用梯形加減速
步進電機控制軌跡,詳細代碼可以到marlin固件尋找。
將planner的連續(xù)軌跡,轉化成步進電機所需的離散脈波
利用Timer ISR來控制脈波的寬度(頻率),用硬件的GPIO產生High & Low
(5)溫度控制
24.jpg (18.31 KB, 下載次數(shù): 434)
下載附件
3D打印控制技術分析
2014-9-9 16:44 上傳
控制周期約為16mS
25.jpg (43.33 KB, 下載次數(shù): 430)
下載附件
3D打印控制技術分析
2014-9-9 16:44 上傳
(6)PID控制圖像
26.jpg (12.71 KB, 下載次數(shù): 453)
下載附件
3D打印控制技術分析
2014-9-9 16:44 上傳
27.jpg (53.53 KB, 下載次數(shù): 437)
下載附件
3D打印控制技術分析
2014-9-9 16:45 上傳
利用熱敏電阻或者熱電偶,獲取當前溫度,用PWM控制電流以達到目標溫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