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極熊3D打印網(wǎng)報道
dc-motor-3d-printing-1.jpg (22.46 KB, 下載次數(shù): 101)
下載附件
2014-8-2 16:10 上傳
Instructables用戶pitrack設計并打印了一個無刷直流馬達(BLDC),并使用一個兼容控制板控制這個馬達。馬達的所有零件,包括磁鐵、電磁包裝線和霍爾效應傳感器,都是用Makerbot Replicator 2打印機打印出來的。
最終的設計由4個不同的部分組成:底部外殼、轉子、頂部外殼、螺線管。
dc-motor-3d-printing-2.jpg (54.12 KB, 下載次數(shù): 84)
下載附件
2014-8-2 16:10 上傳
(a) 底部外殼 (b) 轉子 (c ) 螺線管 (d) 組裝馬達 (e) 頂部外殼
dc-motor-3d-printing-3.jpg (12.23 KB, 下載次數(shù): 119)
下載附件
2014-8-2 16:10 上傳
dc-motor-3d-printing-4.jpg (18.69 KB, 下載次數(shù): 90)
下載附件
2014-8-2 16:10 上傳
dc-motor-3d-printing-5.jpg (38.87 KB, 下載次數(shù): 85)
下載附件
2014-8-2 16:10 上傳
“底部外殼組成馬達的底蓋。轉子包含了8個磁鐵,4個適用于驅動馬達,另外4個用于向霍爾效應感測器提供位置數(shù)據(jù)。轉子以軸頸軸承的方式在底部外殼上滑動。
頂部外殼安在轉子上,與底部外殼配對,包住馬達。頂部外殼含3個霍爾效應感測器,以及三角形保險開關,使螺線管可以插入外殼中。
螺線管擁有三角形在中心,讓它們可以在頂部外殼的洞中成線型排列,它們可以與轉子磁鐵成直線排列!
Pitrack稱,所有的零件都可以同時打印出來,使用透明PLA塑料,20%填充,0.20毫米層高。而磁鐵和霍爾效應感測器需要在打印過程中加入。
Pitrack解釋:“磁鐵和霍爾效應感測器都是插入到組裝件中的。我在適當位置設計出正確尺寸的內(nèi)空隙,然后在打印到空隙的頂部以下時,需要停止打印,再插入這兩個裝置后再繼續(xù)打印!
在完成打印之后,3D打印的物件就可以從打印機中拿出來,再安裝在一起。據(jù)南極熊3D打印網(wǎng)了解,螺線管需要最多的后期處理。每個螺線管都需要用26AWG磁鐵線繞400次。
在這里有相應的pdf文件和cad文件,以及馬達控制的程序。Arduino的馬達控制程序可以在這里的github上得到。
微信 掃一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