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冰墩熊 于 2024-9-8 12:03 編輯
南極熊導讀:研究人員通過控制混凝土的硬化速度以減少制造過程中的變形,不僅確保了結構的精確性和穩(wěn)定性,還顯著提升了建筑混凝土的斷裂韌性和耐損性。
微信圖片編輯_20240908113149.jpg (174.52 KB, 下載次數(shù): 48)
下載附件
2024-9-8 11:45 上傳
2024年9月8日,南極熊獲悉,普林斯頓大學的研究人員近期在《自然通訊》期刊上發(fā)表了一項突破性研究,展示了利用3D打印技術顯著提高混凝土構件抗裂性的創(chuàng)新方法。該研究由普林斯頓大學土木與環(huán)境工程助理教授Reza Moini主導,論文標題為《使用機器人增材制造技術制造堅韌的雙纖維結構混凝土材料》。
微信圖片編輯_20240908112958.jpg (121.43 KB, 下載次數(shù): 52)
下載附件
2024-9-8 11:45 上傳
研究表明,基于自然界的靈感,這種新型混凝土結構的抗裂性能比傳統(tǒng)澆鑄混凝土提高了63%。Moini教授指出,靈感來源于一種古老的魚類——腔棘魚的鱗片雙螺旋結構。大自然通過巧妙的結構設計來增強材料的強度和抗斷裂性,這一原理在該研究中得到了應用。
研究團隊提出了一種三維排列混凝土的方法,利用機器人增材制造技術將混凝土排列成單個股線,并通過微弱的連接將這些股線結合在一起。通過這種設計,研究人員能夠創(chuàng)建出多種功能形狀,例如梁,這些形狀依賴于在每個堆棧中稍微改變方向,以形成雙螺旋排列,從而顯著提高了材料的抗裂紋擴展能力。
微信圖片編輯_20240908113158.jpg (51.29 KB, 下載次數(shù): 44)
下載附件
2024-9-8 11:45 上傳
△受到古代腔棘魚的啟發(fā),研究人員采用逐股雙絞結構來增強混凝土的韌性
該技術所提供的“增韌機制”包括多種防止裂紋擴展的機制,這些機制可以使裂紋在形成后偏離直線路徑,或者通過互鎖斷裂表面阻止裂紋擴展。普林斯頓大學研究生、該論文的共同作者之一Shashank Gupta表示,在建筑構件(如梁和柱)中大規(guī)模創(chuàng)建具有高幾何保真度的建筑混凝土材料有時需要借助機器人技術。沒有機器人的自動化和精確度,為結構應用創(chuàng)建有目的的材料內部排列將非常具有挑戰(zhàn)性。
微信圖片編輯_20240908114837.jpg (118 KB, 下載次數(shù): 47)
下載附件
2024-9-8 11:48 上傳
△雙組分建筑3D打印工藝示意圖
作為這項工作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研究人員還開發(fā)了一種定制解決方案,以應對新鮮混凝土在自身重量下容易變形的問題。當機器人澆注混凝土以形成結構時,上層混凝土的重量會導致下層混凝土發(fā)生變形,從而影響最終建筑結構的幾何精度。為了解決這一問題,研究人員致力于更好地控制混凝土的硬化速度,以防止在制造過程中出現(xiàn)變形。為此,他們在實驗室中使用了一種先進的雙組分擠出系統(tǒng),該系統(tǒng)安裝在機器人的噴嘴上。
該專用機器人系統(tǒng)有兩個入口:一個用于混凝土,另一個用于化學加速器。這些材料在噴嘴內混合,加速器的作用是加速混凝土的固化過程,從而確保對結構的精確控制并最大限度地減少變形。通過精確調整加速器的用量,研究人員能夠更好地控制結構的幾何形狀,并減少較低層混凝土的變形。
該項目的部分支持由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CMMI先進制造計劃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