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哈爾濱工業(yè)大學冷勁松教授團隊在材料領域權威期刊《Advanced Science》上發(fā)表了題為“Direct Ink Writing Based 4D Printing of Materials and Their Applications”的綜述文章。回顧了直寫4D打印技術的發(fā)展歷史,從材料的角度重點介紹了直寫4D打印技術的研究進展。直寫4D打印主要有兩種技術路線:一是直接打印可變形材料,包括形狀記憶聚合物、水凝膠及液晶彈性體等材料。二是在直寫打印過程中預置應力分布、材料分布,實現(xiàn)打印結構在特定激勵下釋放應力,完成主動變形行為。文章概述了基于不同類型材料、不同打印策略、不同驅動方法的直寫4D打印材料及可變形結構,并詳細討論了直寫4D打印結構的多功能性,及其在電子、生物醫(yī)學與軟體機器人等領域上的潛在應用。
2019年,哈爾濱工業(yè)大學冷勁松教授團隊與蒙特利爾工學院Daniel Therriault教授團隊合作,通過結合具有核殼結構的金屬化碳納米纖維和形狀記憶聚合物,提出了一種簡單易行的高效能、多功能形狀記憶導電復合材料的制備策略,并展示了其3D打印在電子領域的應用前景。據(jù)悉,金屬銀化碳納米纖維是一種新型的復合導電纖維,它可以實現(xiàn)碳納米纖維高長徑比與金屬銀優(yōu)異電學性能的有效結合,在二者的協(xié)同作用下,復合材料無需任何后處理過程即可獲得高達2.1×10 5S/m的電導率。對外界激勵能夠產生功能響應的熱塑性形狀記憶聚合物材料不僅可以提高復合材料的3D打印性能,還可賦予打印結構主動變形的智能特性!禗irect 3D Printing of Hybrid Nanofibers-based Nanocomposites for Highly Conductive and Shape Memory Applications》為題發(fā)表在國際TOP期刊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