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江蘇激光聯(lián)盟
導讀:隨著中國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進入太空開展在軌驗證,中國實施了多項太空3D打印技術在軌實驗,碳纖維復合材料3D打印與金屬/陶瓷立體光刻微米級精度3D打印制造均在國際上實現(xiàn)零的突破。馬斯克的民營航天火箭發(fā)射成功,讓民用航天得到證實,普通人們到太空中進行旅行就更指日可待。在航天中3D打印的應用,讓3D打印 的應用和普及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這里我們?yōu)榇蠹液唵伪P點一下航天中的3D打印。
3D打印其自由設計的特點和不需要模具的特色,是當前最適合航天工業(yè)制造的先進制造手段。航天工業(yè)所具有的最大特點就是小批量和個性化定制,尤其適合3D打印。本文為大家簡要介紹一下用于航天的3D打印技術。主要分為兩大部分,一部分是在地面進行的3D打印,打印后的部件通過組裝后送入太空;一種是在外太空進行的3D打印。筆者期望通過本文達到兩個目的,一是讓大家了解當前用于太空的3D打印有哪些黑科技,其次是希望通過本文促進3D打印應用和研究的一個參考點。
640.jpeg (107.64 KB, 下載次數(shù): 266)
下載附件
2020-6-21 09:11 上傳
640.png (560.45 KB, 下載次數(shù): 321)
下載附件
2020-6-21 09:11 上傳
航天設備中采用3D打印比較有價值和意義的部件
640-1.jpeg (594.55 KB, 下載次數(shù): 310)
下載附件
2020-6-21 09:11 上傳
GE 打印公司制造的用于航天的打印過程圖
640-2.jpeg (37.18 KB, 下載次數(shù): 251)
下載附件
2020-6-21 09:11 上傳
640-3.jpeg (41.42 KB, 下載次數(shù): 238)
下載附件
2020-6-21 09:11 上傳
NASA正在開展的增材制造的實時在線監(jiān)測 航空航天設備在飛行過程中如果遇到結冰的情況,就會使得飛行器的性能顯著下降,所以航空航天設備需要安裝冰探測設備和除冰裝置。GKN公司則使用3D打印進行了制造航空航天使用的光學冰探測器,如下圖所示。
640-4.jpeg (59.9 KB, 下載次數(shù): 272)
下載附件
2020-6-21 09:11 上傳
GKN公司采用3D打印制造的航天用的光學冰探測器
640-5.jpeg (71.35 KB, 下載次數(shù): 283)
下載附件
2020-6-21 09:11 上傳
航天中的前哨結構(上部)和前哨結構墻(左下圖)以及細節(jié)圖(右圖)
640-6.jpeg (31.53 KB, 下載次數(shù): 295)
下載附件
2020-6-21 09:11 上傳
已經通過點火測試的NASA火箭發(fā)動機de 3D 打印 鎳合金護套 該部件采用3打印之后,制造周期從一年減少到4個月,制造成本還減少了70%。
640-7.jpeg (25.53 KB, 下載次數(shù): 280)
下載附件
2020-6-21 09:11 上傳
NASA火箭發(fā)動機中的打印噴嘴
640-8.jpeg (18.48 KB, 下載次數(shù): 260)
下載附件
2020-6-21 09:11 上傳
640-9.jpeg (45.06 KB, 下載次數(shù): 228)
下載附件
2020-6-21 09:11 上傳
NASA所設想的在太空中采用3D打印進行打印和組裝
640-10.jpeg (135.81 KB, 下載次數(shù): 253)
下載附件
2020-6-21 09:11 上傳
NASA發(fā)布的3D打印的全尺寸銅合金火箭發(fā)動機部件實物圖及其金相組織圖
640-11.jpeg (62.79 KB, 下載次數(shù): 255)
下載附件
2020-6-21 09:11 上傳
Cranfield University(克蘭菲爾德大學)大學的送絲3D打印鋁合金正在工作的狀態(tài)圖:采用雙面打印的對稱結構,長度為6米的鋁合金
空客防務和航天公司近日對外宣布,已使用鋁合金制造了第一個航天質量的3D打印部件,用于Eurostar E3000衛(wèi)星上。3T RPD公司負責為空客防務和航天公司3D打印支架,其總部設在英國的Newbury。 Eurostar E3000是一種通用衛(wèi)星型號,經常用于商業(yè)和軍事通信用途,是由歐洲Astrium公司制造的。該衛(wèi)星系統(tǒng)采用一個雙向推進的化學推進系統(tǒng)和一個可選的等離子體推進系統(tǒng)(PPS),PPS主要通過氙氣的離子化合和霍爾效應等離子推進器來獲得動力。E3000也是第一個使用鋰離子電池的商用衛(wèi)星系統(tǒng),這使它即使在日食的情況下也能保證供電。如圖是Eurostar E3000衛(wèi)星上采用 EOSINT M 280打印機打印的鈦合金托架。
640-13.jpeg (84.42 KB, 下載次數(shù): 293)
下載附件
2020-6-21 09:11 上傳
用于Eurostar E3000衛(wèi)星的3D打印鋁質支架
640-14.jpeg (69.4 KB, 下載次數(shù): 249)
下載附件
2020-6-21 09:11 上傳
Eurostar E3000衛(wèi)星上采用 EOSINT M 280打印機打印的鈦合金托架
640-15.jpeg (101.01 KB, 下載次數(shù): 251)
下載附件
2020-6-21 09:11 上傳
太空中的3D打印
640-16.jpeg (44.89 KB, 下載次數(shù): 249)
下載附件
2020-6-21 09:11 上傳
640-17.jpeg (82.25 KB, 下載次數(shù): 242)
下載附件
2020-6-21 09:11 上傳
640-18.jpeg (27.47 KB, 下載次數(shù): 254)
下載附件
2020-6-21 09:11 上傳
太空總部所使用的 增材制造裝備(AMF)
現(xiàn)階段,3D 打印技術在逐漸改變人們對于太空設備和材料的看法。舉個例子,Additive Manufacturing Facility(AMF)目前正國際空間站研發(fā)能夠進行 3D 打印的工具,備用零件,或是將其他有用的部件等并再從地球上運輸過來。受 AMF 公司的啟發(fā),最近 TUI 和 SSL 正進行著太空 3D 打印相關項目試驗。
盡管 AMF 從地球上運輸過來的工具能在國際空間站進行安全的儲存,但是由 TUI 和 SSL 合作研發(fā)的“SpiderFab 項目卻是完全不一樣的模式。另外這兩家公司還表明 SpiderFab項目由NASA支持的研發(fā),并且 TUI 的子公司Firmamentum 還會使用Trusselator技術。而 Trusselator 技術將用于在太空中打造輕質桁架,桁架的作用是支撐宇宙飛船中的太陽能電池板、天線、傳感器等部件。此外,這一過程中完全是由機器人“Spinnernet”打印組裝,不需要人工參與。如下圖所示,航空公司 Tethers Unlimited Inc(TUI)與商業(yè)衛(wèi)星公司 Space System Loral (SSL)共同研發(fā) 3D 打印機器人 SpiderFab。SpiderFab 是一款智能蜘蛛機器人,可在太空中進行3D打印和組裝太空飛船的組件、甚至大型結構或衛(wèi)星。
640-19.jpeg (74.67 KB, 下載次數(shù): 288)
下載附件
2020-6-21 09:10 上傳
640-20.jpeg (30.3 KB, 下載次數(shù): 267)
下載附件
2020-6-21 09:10 上傳
640-21.jpeg (32.62 KB, 下載次數(shù): 265)
下載附件
2020-6-21 09:10 上傳
蜘蛛機器人SpiderFab 可在太空組裝3D打印的飛船零件
640-22.jpeg (76.19 KB, 下載次數(shù): 278)
下載附件
2020-6-21 09:10 上傳
GKN公司制造的3D打印航天部件
640-23.jpeg (108.37 KB, 下載次數(shù): 253)
下載附件
2020-6-21 09:10 上傳
GKN公司制造的3D打印航天部件
640-24.jpeg (85.13 KB, 下載次數(shù): 240)
下載附件
2020-6-21 09:10 上傳
NASA采用SLM技術打印所使用的火箭發(fā)動機實物圖,其尺寸規(guī)格自左向右: 25.4 × 25.4 × 25.4 cm (16387.064 cm3), 39.37 × 60.96 × 48.26 cm (115823.768 cm3), 228.6 cm, 116.84 cm, 177.8 cm和 142.24 cm
640-25.jpeg (86.47 KB, 下載次數(shù): 266)
下載附件
2020-6-21 09:10 上傳
GKN航天3D打印的構想圖
640-26.jpeg (118.49 KB, 下載次數(shù): 282)
下載附件
2020-6-21 09:10 上傳
GKN公司正在使用3D打印制造尾翼
中國首臺太空3D打印機誕生
參考資料:VELO3D Sapphire、huaban.com、NASA、iss-casis.org、GKN、3D科學谷、雷鋒網(wǎng)(陳圳)
文章來源:Additive manufacturing for space: status and promises,Enea Sacco & Seung Ki Moon,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dvanced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volume 105, pages:4123–4146(20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