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電假肢是目前殘疾人使用的相對高級的假肢,它通過骨骼肌中產(chǎn)生的肌電圖(EMG)信號控制肌電假手。 據(jù)南極熊了解,德國卡爾斯魯厄理工學院(KIT)的研究人員開發(fā)出一種先進的五指3D打印假肢,旨在通過智能機制減輕用戶的認知負擔。他們的3D打印手假肢集成了傳感器,先進的嵌入式系統(tǒng),手掌底部的RGB攝像頭和手背上的彩色顯示屏,可自動抓取物體。
Germany-KIT.png (296.5 KB, 下載次數(shù): 105)
下載附件
2018-8-16 21:31 上傳
“在機械設計方面,一種自適應的,驅動的機制被用來讓手指抓取任意形狀的物體,”研究人員解釋說。“傳感器系統(tǒng)包括兩個電機中的位置傳感器和用于基于視覺的抓取的RGB相機。板載嵌入式系統(tǒng)通過藍牙集成傳感器信息,視覺信息,用戶反饋和狀態(tài)信息。
研究人員表示,該手部假肢是第一個將相機集成在手掌中的裝置。為了確保人性化的外觀,包括電機,機構,嵌入式系統(tǒng),傳感器,用戶反饋和用戶界面在內的完整硬件被集成到普通男性手掌中。KITUProHand可作為獨立單元完全啟動和控制,無需任何外部計算資源。
Germany-KIT1 (1).png (995.43 KB, 下載次數(shù): 127)
下載附件
2018-8-16 21:31 上傳
假肢外部采用PA2200材料通過選擇性激光燒結進行3D打印,PA2200是功能原型3D打印中最常用的材料之一。據(jù)研究人員稱,3D打印被選擇作為一種制造方法,以便使用他們的3D打印手為佩戴者進行個性化生產(chǎn)。手指使用PA2200進行3D打印,以匹配手掌的強度和視覺外觀。基于TUAT/Karlsruhe機構,通過力分配傳動同時驅動所有四個手指,拇指由第二馬達帶動。該機構的結構允許手指在物體周圍自然地成形。
Germany-KIT-2.png (232.59 KB, 下載次數(shù): 99)
下載附件
2018-8-16 21:31 上傳
研究人員進行了幾項測試,使用3D打印的手抓取不同形狀的家用物品。通過這些方式,60個物體中的85.2%可以從平坦表面成功地抓取,在嘗試抬起信用卡等非常薄的物體時,發(fā)生了抓握失敗。
Germany-KIT-3.png (361.31 KB, 下載次數(shù): 95)
下載附件
2018-8-16 21:31 上傳
“盡管機械和嵌入式系統(tǒng)的高度集成,我們的方法受限于傳感器的數(shù)量,限制了外部傳感器設置所提出的復雜控制方案的應用,”研究人員總結道!氨M管我們看到一個更全面的多模態(tài)傳感器系統(tǒng)的集成以及它在半自治控制方案中的應用,作為一個有前途的未來研究課題;陂_發(fā)的嵌入式系統(tǒng),我們計劃將我們的工作擴展到獨立的假體,通過集成的計算能力提供大量的智能抓取支持!
來源:3D打印智造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