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特彼勒在十年前就開始為他們的重型設備投入3D打印元素,經過多年的摸索,卡特彼勒將3D打印的零部件引入到其供應鏈中,這一切發(fā)生的如此水到渠成,讓人不僅好奇3D打印到底滿足了卡特彼勒什么樣的需求?
catpillar-3d-printing.jpg (37.35 KB, 下載次數: 66)
下載附件
2017-9-5 10:07 上傳
圖片:卡特彼勒通過金屬粉末床熔化技術3D打印的燃油混合器 根據卡特彼勒增材制造產品經理Stacey Delvecchio,“卡特彼勒現在已經通過3D打印技術生產零部件! 3D科學谷了解到目前卡特彼勒通過3D打印的零件接近100個SKU(Stock Keeping Unit – 庫存量單位),雖然這個數字不大。但事實上,實際上卡特彼勒在通過3D打印用于生產用途,這是一個很大的成就。
目前卡特彼勒生產的3D打印零件主要用于售后市場,包括提供給經銷商用于設備的維修和零件更換。舉例來說,用于安裝在自動平地機上的墊圈,這些墊圈由3D打印彈性塑料制造出來。由于這些墊圈在售后市場上消耗量很小,通過3D打印技術從而節(jié)省了庫存所占用的資源。尤其是對于那些消耗量很小的備品備件,如果要重新開模來生產,成本會十分昂貴,卡特彼勒發(fā)現3D打印在重新制造這些高度專業(yè)化的組件方面具備明顯的優(yōu)勢,那就是小批量的經濟性和靈活性。
161043we3w6fjom1pwpp2p.jpg (96.54 KB, 下載次數: 84)
下載附件
2017-9-5 10:08 上傳
目前,不僅僅是塑料的3D打印,卡特彼勒還在積極的應用金屬3D打印。其中一個經典的例子是,由卡特彼勒的太陽能渦輪機公司生產的燃氣輪機需要采用傳統(tǒng)方法難以鑄造的帶復雜翅片設計的燃油混合器,卡特彼勒的團隊發(fā)現金屬粉末床熔化技術可以更輕松地獲得這些零件。通過3D打印所獲得的燃料混合器具有所要求的所有復雜內部通道,并且不需要額外的組裝和焊接工作。
卡特彼勒已經將3D打印技術用于生產零件變成一種常態(tài),并不覺得是一種很特別的事情。在3D科學谷看來,對待3D打印技術的確需要一種“新常態(tài)”的理性態(tài)度。過冷或過熱的非理性態(tài)度容易發(fā)生對3D打印技術的不合理期待,而制造商將3D打印技術常態(tài)化能夠更理性地挖掘和利用這種技術的價值。
165804zwvx6xljee5kexee.jpg (35.34 KB, 下載次數: 88)
下載附件
2017-9-5 10:08 上傳
目前,將3D打印技術積極引入售后零部件制造體系的還有德國的DB鐵路公司,德國鐵路公司在每個維修工作站中確定了至少一名或兩名3D打印專家,并確定哪些零部件可以通過3D打印技術受益。事實證明,有很多火車零件適用于3D打印,包括咖啡機的備件、外掛鉤、方向盤蓋、頭枕框架、盲人旅行者的盲文路標等等。
德國鐵路并不局限于使用一種3D打印技術,因為他們已經發(fā)現了塑料和金屬增材制造的不同優(yōu)勢。當前德國鐵路公司用于塑料打印的材料主要是PA-12尼龍材料。用于金屬3D打印的材料主要是鋁合金材料,最近德國鐵路還開始通過3D打印來制造鈦合金零件。
通過與專門從事3D打印的公司合作,德國鐵路已經能夠利用最先進的增材制造技術,而不是投資設備本身。事實上,為了促進物流部門增材制造解決方案,德國鐵路甚至于2016年9月成立了“移動增材制造”網絡。德國鐵路的移動增材制造網絡已有50名公司,其中包括西門子、Concept Laser、Materialize、EOS、Stratasys、Autodesk等公司。
像航空航天工業(yè)那樣,德國鐵路在采用3D打印零件方面面臨的主要挑戰(zhàn)之一就是符合嚴格的安全要求。 某些方面,火車的安全要求甚至比飛機要嚴格得多,主要因為乘客需要乘坐長時間,而這對零件的抗磨損性和穩(wěn)定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并且列車的零件需要滿足阻燃的性能要求。
無論是卡特彼勒還是德國鐵路公司,他們的特點都是公司的市場占有率高、產品線足夠獨特、備品備件需求量種類龐大,通過3D打印技術不僅僅滿足了“隨時隨地”獲得備品備件的靈活性,還節(jié)約了這些公司保有大量備品備件的成本,簡化庫存管理和減少異地運輸的需求。
來源:3D科學谷
延伸閱讀:
造房神器壘磚機器人Hadrian獲卡特彼勒200萬美元投資
強強聯手!FIT將為世界500強卡特彼勒提供3D打印金屬機械零部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