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見,摸不著,卻能讓植物、動物和人生病,還能快速傳染引發(fā)可怕疫情的病毒到底長什么樣,你造么?下面,就讓我們通過3D打印的模型來了解一下它們的真身吧!
1.jpg (133.06 KB, 下載次數(shù): 53)
下載附件
2017-4-30 23:12 上傳
▲病毒模型組成的太陽系
利用最新的3D打印技術(shù),中國科學(xué)院武漢病毒研究所由中科院科普項目提供支持,利用病毒結(jié)構(gòu)生物學(xué)的科研成果,制作了幾種有代表性的病毒模型,復(fù)原了病毒結(jié)構(gòu)的真實形貌,為大家了解病毒提供了最直觀生動的材料。下面就來一起欣賞一下大自然和設(shè)計師們的杰作吧!
病毒的發(fā)現(xiàn)
人類發(fā)現(xiàn)的第一個病毒是煙草花葉病毒(TMV),引起煙草的花葉病,是一種單鏈RNA病毒。1886年,在荷蘭工作的德國人麥爾把患有花葉病的煙草植株的葉片加水研碎,取其汁液注射到健康煙草的葉脈中,能引起花葉病,證明這種病是可以傳染的。
2.jpg (71.99 KB, 下載次數(shù): 73)
下載附件
2017-4-30 23:12 上傳
▲被煙草花葉病毒感染的葉片和病毒的負染電鏡照片
通過對葉子和土壤的分析,麥爾指出煙草花葉病是由細菌引起的。1892年,俄國的伊萬諾夫斯基重復(fù)了麥爾的試驗,進一步發(fā)現(xiàn)患病煙草植株的葉片汁液通過細菌過濾器后還能引發(fā)健康的煙草植株發(fā)生花葉病,但伊萬諾夫斯基將其解釋為是由于細菌產(chǎn)生的毒素而引起。1898年,荷蘭細菌學(xué)家貝杰林克同樣證實了麥爾的觀察結(jié)果。他把煙草花葉病株的汁液置于瓊脂凝膠塊的表面,發(fā)現(xiàn)感染煙草花葉病的物質(zhì)在凝膠中以適度的速度擴散,而細菌仍滯留于瓊脂的表面。貝杰林克指出引起煙草花葉病的致病因子有三個特點:
1,能通過細菌過濾器;
2,僅能在感染的細胞內(nèi)繁殖;
3,在體外非生命物質(zhì)中不能生長。
根據(jù)這幾個特點他提出,這種致病因子不是細菌,而是一種新的物質(zhì),稱為“有感染性的活的流質(zhì)”,并取名為病毒,拉丁名叫“Virus”。由此,神奇的病毒就“誕生”了!而幾乎是同時,德國細菌學(xué)家勒夫勒和費羅施發(fā)現(xiàn)引起?谔阋叩牟≡部梢酝ㄟ^細菌濾器,從而再次證明伊萬諾夫斯基和貝杰林克的重大發(fā)現(xiàn)。
代表性的病毒模型
1. 煙草花葉病毒(Tobacco mosaic virus, TMV)
煙草花葉病毒長桿狀,長約300納米,直徑18納米,核衣殼蛋白呈螺旋狀排列,核酸為單鏈RNA。煙草花葉病毒可侵染30科310多種植物,尤其是煙草及其他茄科植物,引起煙草花葉病等病害,受害植株葉上出現(xiàn)花葉癥狀,生長不良,葉畸形。TMV在世界范圍內(nèi)廣泛分布,我國山東、河北、山西、四川、北京、上海等地均有報道發(fā)現(xiàn)。TMV通過病苗與健苗摩擦或農(nóng)事操作再侵染,另外蝗蟲、煙青蟲等咀嚼式口器的昆蟲也可傳播TMV。
3.jpg (56.28 KB, 下載次數(shù): 62)
下載附件
2017-4-30 23:12 上傳
▲ 煙草花葉病毒的部分結(jié)構(gòu):其整體具有螺旋排列的規(guī)則結(jié)構(gòu),呈現(xiàn)長桿狀。其中藍色為病毒衣殼蛋白,紫色是遺傳物質(zhì)RNA
2. 脊髓灰質(zhì)炎病毒(Poliovirus)
脊髓灰質(zhì)炎病毒常侵犯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損害脊髓前角運動神經(jīng)細胞,導(dǎo)致肢體松弛性麻痹,多見于兒童,故又名小兒麻痹癥。大家小時候都吃過糖丸,就是脊髓灰質(zhì)炎病毒疫苗,由于長期廣泛得接種疫苗,我國脊髓灰質(zhì)炎病毒已經(jīng)得到很好的控制,發(fā)病率大大降低。
4.jpg (37.02 KB, 下載次數(shù): 64)
下載附件
2017-4-30 23:12 上傳
脊髓灰質(zhì)炎病毒屬于微小核糖核酸(RNA)病毒科。脊髓灰質(zhì)炎病毒侵犯人體主要通過消化道傳播。在電鏡下呈球形顆粒相對較小,直徑20~30nm,呈立體對稱12面體。病毒顆粒中心為單股正鏈核糖核酸,外圍32個衣殼微粒,形成外層衣殼,此種病毒核衣殼體裸露無囊膜。
5.jpg (57.55 KB, 下載次數(shù): 67)
下載附件
2017-4-30 23:12 上傳
6.jpg (60.56 KB, 下載次數(shù): 62)
下載附件
2017-4-30 23:12 上傳
人是脊髓灰質(zhì)炎病毒的唯一天然宿主,這是因為在人細胞膜表面有一種受體,與病毒衣殼上的結(jié)構(gòu)蛋白VP1具有特異的親和力,使病毒得以吸附到細胞上。、
7.jpg (56.52 KB, 下載次數(shù): 64)
下載附件
2017-4-30 23:12 上傳
上圖中的長條觸角就是細胞受體,可以與病毒表面的結(jié)構(gòu)蛋白結(jié)合,促使病毒侵染細胞。
同時,我們模擬了脊髓灰質(zhì)炎病毒的自組裝結(jié)構(gòu),通過磁鐵,可以將12塊獨立的病毒結(jié)構(gòu)蛋白組件拼裝成完整病毒顆粒。
8.jpg (61.6 KB, 下載次數(shù): 66)
下載附件
2017-4-30 23:12 上傳
9.jpg (59 KB, 下載次數(shù): 64)
下載附件
2017-4-30 23:12 上傳
10.jpg (53.18 KB, 下載次數(shù): 54)
下載附件
2017-4-30 23:12 上傳
3. 乙肝病毒(Hepatitis B virus, HBV)
乙型肝炎病毒簡稱乙肝病毒。是一種DNA病毒,屬于嗜肝DNA病毒科。我國的乙肝病毒感染率約60%-70%;乙肝表面抗原攜帶率約占總?cè)丝诘?.18%,以此計算,全國約有9300萬人攜帶乙肝病毒,其中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約2000萬例。
11.jpg (44.04 KB, 下載次數(shù): 68)
下載附件
2017-4-30 23:12 上傳
此圖為乙肝病毒核衣殼,正二十面體,由核心抗原組成。
12.jpg (60.99 KB, 下載次數(shù): 61)
下載附件
2017-4-30 23:12 上傳
13.jpg (60.17 KB, 下載次數(shù): 66)
下載附件
2017-4-30 23:12 上傳
該核衣殼由12個亞基組裝而成,每個亞基由5個4聚體組裝,每個4聚體由4個核心抗原蛋白組裝,共240個核心抗原(HBcAg)。
14.jpg (64.2 KB, 下載次數(shù): 58)
下載附件
2017-4-30 23:12 上傳
完整乙肝病毒的最外層由三種乙肝表面抗原(HBsAg,紅色)以及囊膜(黃色)組成。
15.jpg (73.06 KB, 下載次數(shù): 59)
下載附件
2017-4-30 23:12 上傳
囊膜內(nèi)部包裹了由核心抗原組裝成的核衣殼(HBcAg,白色)。
16.jpg (93.11 KB, 下載次數(shù): 58)
下載附件
2017-4-30 23:12 上傳
核衣殼內(nèi)部包裹了病毒的遺傳物質(zhì)DNA(藍色)和復(fù)制基因的DNA聚合酶(紫色)。
乙肝小科普:
乙型肝炎病毒(HBV)攜帶者:指HBV表面抗原(HBsAg)陽性,也就是能檢測到紅色蛋白,但肝功能正常的患者。
大三陽,小三陽是根據(jù)患者HBV血清學(xué)標志物(乙肝五項)的不同來劃分:
1. 大三陽指HBsAg+、HBeAg+、抗-HBc+,也就是能檢測到紅色蛋白、類似白色蛋白(HBeAg和白色蛋白類似,病毒復(fù)制活躍時較多)和白色蛋白的抗體。
2. 小三陽指HBsAg+、抗-HBe+、抗-HBc+,也就是能檢測到紅色蛋白、類似白色蛋白的抗體和白色蛋白的抗體。
可以看出,兩者的區(qū)別就是HBeAg還是其抗體陽性。一般HBeAg+代表病毒復(fù)制活躍,HBV DNA載量較高,因此患者的體液中HBV DNA檢測往往也是陽性,傳播給別人的風(fēng)險較高。注:+代表陽性。
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為乙肝檢測五項。
抗-HBs和抗-HBc為陽性一般為接種過乙肝疫苗。
4. 寨卡病毒(Zika virus, ZIKV)
寨卡病毒最近是2015-2016年在巴西出現(xiàn)一次爆發(fā),造成了大量嬰兒小頭癥,引起全球恐慌的一種蚊媒黃病毒。
寨卡病毒病的潛伏期(從接觸到出現(xiàn)癥狀的時間)并不明確,但可能為幾天。疾病癥狀與登革熱等其它蟲媒病毒感染類似,包括發(fā)熱、皮疹、結(jié)膜炎、肌肉和關(guān)節(jié)疼痛、渾身虛弱和頭痛。這些癥狀往往較輕,持續(xù)2-7天。
寨卡病毒通過受感染的伊蚊屬蚊子,主要是熱帶地區(qū)的埃及伊蚊叮咬傳播給人。伊蚊一般在白天叮咬,以清晨和傍晚/晚間為高峰期。這種蚊子也傳播登革熱、基孔肯雅熱和黃熱病。寨卡病毒還可能存在性傳播。目前在調(diào)查其它傳播方式,如通過輸血傳播等。
17.jpg (34.54 KB, 下載次數(shù): 63)
下載附件
2017-4-30 23:12 上傳
寨卡病毒本身并沒有太大危害性,80%的成年感染者幾乎沒有癥狀,20%的患者也只有輕微感冒發(fā)燒等癥狀,但感染寨卡病毒的孕婦會傳播給嬰兒,影響嬰兒大腦發(fā)育,引起小頭癥。
18.jpg (47.9 KB, 下載次數(shù): 60)
下載附件
2017-4-30 23:12 上傳
寨卡病毒屬于黃病毒科黃病毒屬。黃熱病毒是人類歷史上發(fā)現(xiàn)的第一個人類病毒(發(fā)現(xiàn)的第一種病毒是煙草花葉病毒),于1900年發(fā)現(xiàn),證實由蚊子傳播。
19.jpg (48.92 KB, 下載次數(shù): 52)
下載附件
2017-4-30 23:12 上傳
寨卡病毒直徑50納米,最外層是組裝規(guī)則的膜蛋白E(藍色),內(nèi)部由脂質(zhì)膜形成包裹(灰色)。
20.jpg (63.81 KB, 下載次數(shù): 69)
下載附件
2017-4-30 23:12 上傳
而膜上有小膜蛋白M(青綠色),膜包裹的核心是衣殼蛋白(綠色)與基因組RNA(深藍)。
病毒藝術(shù)
21.jpg (27 KB, 下載次數(shù): 61)
下載附件
2017-4-30 23:12 上傳
登革熱病毒,西尼羅河病毒,腺病毒,噬菌體(頭部),細小病毒,皰疹病毒,乙肝病毒(核衣殼)。
南極熊,3D打印專業(yè)媒體平臺。點擊進入網(wǎng)址http://m.lhkhtyz.com/
來源:3D打印制造網(wǎng)
|
上一篇:靖哥3D打。簻\談3D打印發(fā)展的技術(shù)、應(yīng)用與標準下一篇:34家高校、企業(yè)、科研院所共建聯(lián)盟助力山西制造技術(shù)創(chuàng)新發(fā)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