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15日,南極熊獲悉,研究人員成功地在3D打印過程中繪制了聚醚醚酮(PEEK)的結晶過程。 這項研究來自美國空軍研究實驗室、康奈爾大學和波音公司的研究人員。
微信圖片編輯_20240315112547.jpg (159.36 KB, 下載次數(shù): 144)
下載附件
2024-3-15 11:27 上傳
高性能聚合物(例如PEEK)在3D打印中的應用日益增多,因為這些材料具有優(yōu)異的機械性能,如耐高溫和輕量化。研究人員認為,要更好地控制3D打印部件的性能,就必須深入了解這些材料在3D打印過程中的內部結構形成方式。
In-situ-3D-printing-experimental-setup.-Image-via-Macromolecules-copy.jpeg (199.48 KB, 下載次數(shù): 120)
下載附件
2024-3-15 11:27 上傳
△利用X射線成功記錄了PEEK在3D打印過程中的結晶過程,也稱為硬化成分層晶體結構
繪制PEEK 3D打印結晶圖
研究人員認為,人們對3D打印參數(shù)與最終部件性能之間相關性的了解仍然有限。對于像PEEK這樣具有快速結晶速率的聚合物的擠壓式增材制造來說,情況尤其如此。在研究過程中,研究小組使用同步加速器微束廣角X射線散射(WAXS)來記錄材料在FFF 3D打印過程中的晶體形成過程。當X射線照射到材料上時,它們會與電子接觸并向不同方向散射。
Crystallinity-index-profiles-at-three-different-3D-print-bed-tempaertures.-Image.jpeg (174.2 KB, 下載次數(shù): 128)
下載附件
2024-3-15 11:27 上傳
△三種不同3D打印床溫度下的結晶度指數(shù)曲線
在WAXS中,對發(fā)生這種散射的角度和強度進行繪制和分析,以確定有關材料內部晶體結構的關鍵信息。利用這項技術,研究人員成功繪制出了詳細的圖譜,顯示了PEEK材料在從3D打印機噴嘴擠出后的最初幾秒鐘內是如何結晶的。在實驗過程中,進行了多次3D打印運行,并在打印床溫度為145℃、175℃和205℃時進行了測量。3D打印噴嘴的溫度始終保持在400℃。
The-WAXS-image-collection-process.-Image-via-Macromolecules-copy.jpeg (161.61 KB, 下載次數(shù): 125)
下載附件
2024-3-15 11:27 上傳
△WAXS圖像采集過程
測試期間收集的數(shù)據(jù)被整理成詳細的二維地圖,顯示了材料隨著時間推移的結晶方式和位置。研究結果表明,PEEK的結晶首先發(fā)生在最靠近3D打印床的層上。然后,這一過程在擠出材料中逐漸垂直向上移動,直至完全硬化。
數(shù)據(jù)還強調了3D打印床溫度升高與結晶開始之間的明顯相關性。實際上,在較高的3D打印床溫度下進行打印時,材料的硬化過程需要更長的時間才能開始。更重要的是,研究人員發(fā)現(xiàn),在較高的打印床溫度下進行3D打印的材料具有較高的最終結晶度,從而提高了硬度和密度。
最終,研究人員稱,這些發(fā)現(xiàn)可以讓那些利用PEEK的人更好地控制3D打印參數(shù),從而準確地確定3D打印部件的機械性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