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冰墩熊 于 2023-8-15 10:02 編輯
導讀:心臟病在全球是一個主要的死因之一。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DC)表示,心血管疾病在美國發(fā)病率極高,每33秒就有一人死于心血管疾病。2021年,心血管疾病造成的死亡人數(shù)約占總數(shù)的五分之一,達到約69.5萬人。因此,對心臟病的治療研究變得尤為迫切。
11.gif (1.7 MB, 下載次數(shù): 128)
下載附件
2023-8-14 16:55 上傳
△使用注入了纖維的墨水進行3D打印,成功模擬了心肌的跳動
2023年8月14日,南極熊獲悉,哈佛大學的科學家在生物打印領域取得了重大突破。該團隊宣稱,通過將特殊纖維注入墨水,成功地3D打印出一個能夠模仿人類心臟跳動的功能性心室。
11.jpg (74.87 KB, 下載次數(shù): 88)
下載附件
2023-8-14 16:56 上傳
這項技術的核心是注入明膠纖維的水凝膠。使用旋轉(zhuǎn)噴射紡絲技術生產(chǎn)出一片紡絲纖維,然后將其切割成微米尺寸的纖維,然后分散到水凝膠中。打印出所需的結構后(考慮到纖維排列),發(fā)現(xiàn)心肌細胞(負責在心肌中攜帶收縮信號的細胞)沿著如此布置的圖案排列,最終形成能夠有組織收縮的心肌。
該技術的關鍵信息
●研究人員創(chuàng)造了一種新型水凝膠墨水,能夠用于實現(xiàn)功能性心室的3D打印。
●關鍵是在可打印油墨中添加明膠纖維。
●該研究小組發(fā)現(xiàn),通過控制心肌細胞的打印方向,他們還能夠控制心肌細胞的排列方式。
220405pel0cb60nxeb0f6j.jpg (35.44 KB, 下載次數(shù): 93)
下載附件
2023-8-14 16:53 上傳
△在另一個項目中,哈佛大學研究人員利用3D打印技術開發(fā)的合成心臟瓣膜
3D打印與生物醫(yī)療發(fā)展
這并不是生物打印首次用于器官制造。由于器官捐贈的短缺,每天至少有17人在等待器官移植時喪生,盡管2022年發(fā)生了超過42萬例器官移植手術。為了解決這一挑戰(zhàn),生物打印技術應運而生,它可以使用真實的細胞打印出活體器官部件。盡管研究仍在不斷進行中,但其可行性仍然存在一定難題。然而,通過成功地創(chuàng)建具有真實跳動功能的心臟組織,我們不僅可以制造用于研究的3D打印組織,還可能邁向能夠打印整個功能性心臟器官的新階段。
SEAS研究員、論文第一作者Suji Choi解釋道:“人們一直試圖復制器官的結構和功能,以測試藥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從而預測可能在臨床環(huán)境中出現(xiàn)的情況。這種特殊的墨水可以流經(jīng)打印噴嘴,但一旦打印出結構,它將保持其3D形狀。正因為這些特性,我發(fā)現(xiàn)我們可以打印出類似心室的結構以及其它復雜的3D形狀,而無需使用額外的支撐材料或支架!
2222.jpg (178.09 KB, 下載次數(shù): 98)
下載附件
2023-8-14 16:56 上傳
開發(fā)可用的3D打印心臟
哈佛大學John A. Paulson工程與應用科學學院(SEAS)的研究人員,展示了他們?nèi)绾伍_發(fā)一種名為注入凝膠(FIB)墨水的新型水凝膠墨水,其中注入了明膠纖維。
這種墨水被用于實現(xiàn)功能性心室的3D打印,甚至可以模仿真實人類心臟的跳動。與其它墨水不同,該墨水通過噴嘴打印,由于含有纖維,結構在打印后能夠立即保持其3D形狀,無需額外的支撐材料或腳手架。
此外,該團隊可以控制打印方向,以控制心肌細胞的排列方式。在施加電刺激后,這個結構會觸發(fā)與纖維方向一致的協(xié)調(diào)收縮波,類似于泵送。雖然這個版本相對簡化且小型化,但研究人員正在努力構建更具厚度的、更逼真的心臟組織。目前,3D打印的心室已能夠泵送比以前的3D打印心臟多5至210倍的液體量,為構建心臟瓣膜、雙腔微型心臟等開辟了新途徑。
該論文的資深作者、塔爾家族生物工程和應用物理學教授、SEAS疾病生物物理學組負責人Kevin “Kit” Parker總結道:“FIB只是我們?yōu)樵霾闹圃扉_發(fā)的一種工具。隨著我們繼續(xù)探索構建用于再生治療的人體組織,我們正在開發(fā)其他方法。我們的目標不是被工具所驅(qū)動,而是在尋找更優(yōu)構建生物學方法的過程中,我們與工具相輔相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