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部電影《侏羅紀世界》相信大家都不陌生,逼真的恐龍,仿佛讓人回到了侏羅紀時代。
我們都知道,大家之所以現在能看到史前恐龍的樣子,是因為考古學家根據恐龍化石做了還原。3D打印和激光掃描被視為創(chuàng)建原始樣本模型的安全且更具成本效益的方式,因為它能在最大限度上避免先制作表面模具再進行鑄模,從而消除觸摸物體的風險。 3D打印專家使用21世紀新技術“歐洲激光原型”,又一次讓侏羅紀時期的恐龍重現在了大家面前。英國國家歷史博物館對恐龍進行了激光掃描,捕捉了其精確的尺寸和形狀,其中還包括各種小細節(jié),從而創(chuàng)建了高分辨率的恐龍3D打印模型。
此項目中被復制的恐龍綽號叫Dippy(迪皮),長26米,骨骼由8個3D樹脂骨架組成,骨架每塊重約三公斤,由輕質耐用樹脂制成。目前,恐龍骨架已制作完成,并放置在了侏羅紀海岸的多塞特郡博物館,該博物館因其古生物學的悠久歷史而被指定為世界遺產,預計到明年將有100萬人觀看。
![]() 恐龍骨骼-綽號Dippy-在英國巡回展出
相關制作人員說“這是一個非常有趣的項目,這項技術也非常適合重建恐龍骨架的復雜形狀。
自上世紀以來,3D打印技術飛速發(fā)展,在原型制作上,它充分展示了安全且低成本的技術特性,完好的重現了古生物的外在形象和細節(jié)。在中國,3D打印也已經被廣泛應用于古董和文物的修復,在不破壞真跡的情況下,可以原汁原味地恢復文物的藝術價值,意義重大。
|
|